Saturday, April 29, 2006

Softimage’s Face Robot: Outlining a Future for Facial Animation

SOFTIMAGE FACE ROBOT



SOFTIMAGE®|FACE ROBOT™ v.1.0 is the first production toolset for lifelike face animation. By ‘solving’ faces for animation and reducing preparation time, Face Robot allows animators to concentrate on sculpting the details of every expression for unforgettable performances.

Face Robot v.1.0 dramatically increases face animation productivity and allows animators to achieve realistic, lifelike face animation for high-end film, post, and games projects. Based on extensive anatomical research, Face Robot uses a groundbreaking new computer model of facial soft tissue to mimic the full range of human emotions. Designed with input from leading animation experts, Face Robot gives artists an intuitive way to interact with their characters while providing control over details, including wrinkles, frowns, flaring nostrils, and bulging neck muscles.

With dedicated face animation technology, Softimage has created a software solution for artists that removes the barriers to believable 3D character performances and is the perfect addition to any character production pipeline. The non-destructive tools in Face Robot free artists to work creatively and produce lifelike face animation for compelling, emotionally resonant character performances.

Workstation for Mac OS X Beta5 includes USB support and Shared Folders


link

Intel 平台作業系統虛擬工具 Parallels 的測試新版本
  • Introduced USB support. Connect your favorite USB devices directly to a virtual machine!
  • Introduced shared folders. Share files between Mac OS X and any Windows XP or Windows 2003 guest virtual machine!
  • Support for dynamic screen resolutions has been introduced. This means that when you choose a guest OS, a list of available screen resolutions is dynamically populated with primary OS resolutions.
  • Fixed keyboard mapping problems and the mouse pointer lag problem
  • Improved sound support. The sound lag problem has also been fixed.
  • Fixed problems with sleeping/waking up the primary OS when a VM is running
  • Introduced the ability to resize a guest when switching to fullscreen mode
  • Added optional "transition cube" animation for transitioning to and from fullscreen mode. This is a really cool feature that makes switching between OSes in fullscreen mode very easy. There's a video of an early version of this feature in action here.
  • Fixed several kernel panics
  • Added default network adapter for bridged mode
  • There's a new and improved Parallels Tools package in Beta5. To update, open your VM, log in, click the "VM" menu, and click "Install Parallels Tools"
Also, we now have more than 100,000 beta testers! Thanks (again) to everyone who's helping make this the best product possible. The fact that we're moving so fast with this beta program is a direct result of your support, enthusiasm, and hard work.

Epson's History



Video at Youtube

Reference from udn
【文章來源/《AV Choice視聽玩家》4月號】

「集合!」銀白勁裝、金色扇狀衣領、外加赭紅色披風的年輕女孩一聲令下,一群同樣炫目奪人的少女逐一登場。她們的造型互不相同,數位相機、光碟、掃描器、底片、印表機或照相手機等影像產品誇張地嵌在深藍或淺紫的服裝上,散發迷離而奇幻的未來感。大家一一露臉後,與發號司令者列隊齊聲高喊「現在起,會全部整合在一台印表機裡!」這是EPSON推出暢銷的多功能相片印表機Allphoto Colorio時,令人印象深刻的電視廣告。廣告中下令集合的,是獲選為該產品代言大使的日本青春偶像松浦亞彌;搭檔演出的,則是日本女子偶像團體的第一把交椅「早安少女組」。

沒錯,講到EPSON會想到印表機,已經是一般人的常識與自然反應。從噴墨到雷射,從黑白到彩色,EPSON的印表機產品一直都在全球市場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如果因此認為「EPSON只有印表機」,那可就大錯特錯了。該公司的投影設備與液晶技術等影像產品、零組件,也是業界的佼佼者。 EPSON是全球最大的液晶投影機面板供應商,也是生產數位投影機的主要顯示組件「高溫多晶矽TFT面板」的少數廠商之一。不用說,它自己的投影產品自然也是市場上受矚目的對象。

不過,少有人知道的是,如今在影像世界叱吒風雲的EPSON,當年卻是從毫不相干的鐘錶業起家的。

誕生於戰火方熾之時
EPSON的前身是「大和工業」,成立於1942年,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情正烈之時。當時它是鐘錶大廠「精工舍」的子公司,負責生產石英振盪器等鐘錶零組件,和影像八竿子打不著。首度和影像扯上關係,是1964年東京奧運時的事。當時,大和工業已與精工舍的手錶部門「第二精工舍」諏訪工廠合併為「諏訪精工舍」,後來又獨立出子公司「信州精器」(EPSON總部所在的長野縣,古稱「信州」)。

東京奧運期間,大會的官方用水晶精密計時錶就是由信州精器負責提供。當時,該公司與總公司精工舍合作,開發出一種列印式計時碼錶,可以在徑賽選手抵達終點時,記錄其抵達時刻、列印出來。1968年,信州精器就是根據這種技術,開發出全球首創的點陣式迷你印表機EP-101,其中EP就是「Electronic Printer」的縮寫。當時電子計算機剛開始普及,但計算的過程卻無法記錄下來。電算機製造商很希望加裝其他設備記錄計算過程,但當時的印表設備重達 10公斤,價格又貴,根本不可能內建。因此當重2.5公斤,又小又輕的EP-101問世後,他們趨之若騖。在國內外電算機製造商大舉訂購下,EP-101 累計出貨量高達144萬台。

信州精器以EP-101在全球迷你印表機市場取得六成占有率,不但極其暢銷,也成為該公司進軍全球的契機。但由於信州精器僅為OEM代工,消費者根本不知道是誰生產的,該公司便開始考慮成立自己的品牌。1975年,透過公司內部的徵名活動,才誕生了「EPSON」這個品牌名稱,意指「Electronic Printer’s Son」,象徵該公司要承續意義非凡的代表性產品EP101,持續發展更多暢銷新產品(即「EP的後代」)。1982年,「信州精器」正式更名為 EPSON,在1985年與母公司諏訪精工舍合併後,又改名為SEIKO EPSON(即「精工愛普生」),但一般仍以EPSON簡稱之。後來該公司在1977年推出第一台PC用印表機,進軍電腦列印市場,並於1980年研發出小巧輕便的印表機MP-80,在國內有60%的市占率,在美國等海外市場也獲得高度評價,奠下日後雄霸印表機市場的穩實基礎。

液晶技術的霸主
除堪稱命脈的印表機外,EPSON也是全球液晶技術的領導者之一,在液晶技術上的專利眾多。根據2005年9月底時的資訊,在投影機兩大技術DLP(採用單一晶片)與3LCD(採用三片液晶面板)陣營中,德州儀器公司是DLP技術的主導者,EPSON則是3LCD技術霸主,全球市占率達60%,可以說少了EPSON就玩不起來。EPSON自己也是投影機大廠,2005年的自有品牌全球出貨量達62萬台,全球市占率達 16%,為業界之冠。在全球投影機需求上升、以及面板產能順利運轉下,2006年,該公司將繼續挑戰全球市占率20%的目標。

EPSON所屬的精工集團,原本就是全球最早開發出石英錶的知名鐘錶業者,對精密技術方面相當在行。再加上EPSON一向十分鼓勵研發(根據該公司2005年時的統計,研發費用約占營收的6%,達925億日圓),早在1973年,該公司就開發出全球第一款液晶式數字石英錶LC V.F.A. 06LC。由於在錶面上運用液晶面板的策略大為成功,EPSON著手將液晶面板技術推廣到其他領域,像是1983年開發出來的全球首創的液晶口袋電視,一直發展到今日的液晶顯示器事業。累積長年研發的EPSON,目前已有36種液晶面板,其中25種用於商用投影機,11種用於家用的娛樂性投影機。

1990年代初期,該公司著手研究高溫多晶矽技術HTPS,它正是3LCD技術的核心。近年來,EPSON又研究起低溫多晶矽技術 LTPS,正積極應用於手機液晶螢幕等產品上。無論高溫或低溫多晶矽技術,都具有省電的好處。另外,EPSON在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技術方面也有建樹,2004年該公司就推出了40吋的全球首款大型全彩OLED顯示器。同年,該公司也在美國推出以「Living Station」為品牌的高解析液晶背投影電視,展現其擴展影像疆土的企圖心。這系列的電視產品,不但能顯示靜態的數位照片,還可以在電視裡直接列印高畫質照片。

EPSON在行銷上向來不採價格戰,而是挾其領導性的關鍵技術,開發更高性能的產品符合口味愈來愈挑的消費者。以日本市場而言,該公司也是最常找知名藝人代言的業者之一,除松浦亞彌與早安少女組外,主演熱門推理劇《古任三郎》的老牌演員田村正和、賣座電影《在世界中心呼喊愛》的女主角柴崎幸與劇中罹患白血病的女配角長澤雅美等,都擔任過EPSON的產品代言人。性能優異的產品加上捨得投注資源於行銷,這樣的組合不賣也難。2003年, EPSON的股票正式在東京證交所一部上市,象徵該公司有目共睹的經營成績。

全面朝影像進軍
2005年,EPSON有不少大動作。其一是在商標中增加了「Exceed Your Vision」的口號,象徵「超越消費者的期望與想像」。此外,該公司也在2005年訂定了「3i策略」,三個i分別代表「imaging on paper」、「imaging on screen」以及「imaging on glass」,也就是要分別從印表機、投影機以及從顯示器等影像設備出發,集中資源發展「紙張的列印」、「投影機的影像投射」與「顯示器的影像呈現」等新應用。

在「紙張的列印」方面,EPSON希望未來可以與其他領域整合,像是列印電視節目訊息、連續劇對白、音樂錄影帶歌詞、廠商折價券等,並著眼於列印品質的再提升;在「投影機的影像投射」方面,EPSON希望加入多項新功能,像是能馬上關機、無須散熱再關的設計,或是不必透過電腦而以無線傳輸資訊,以及直接以投影機的USB插槽或儲存卡播放影像檔等功能;在「顯示器的影像呈現」方面,EPSON則透過日本的研發中心,從原本以紙為中心,轉變為包括電子紙在內的其它材質,像是未來預計取代條碼的無線射頻辨識系統(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標籤,讓長久累積下來的噴墨等技術,能應用在更多層面。

特別的是,EPSON固然以重研發、多技術著稱,但相對的,該公司在環保推動上也不遺努力。除了每年都發表「永續發展報告書」,記錄環保活動方面的進程外,該公司在2005年4月起啟用、位於北海道千歲生產HTPS的新廠房,也採取不少環保性設計,像是以不產生廢棄物、可減少環境負荷的建材建造;採多重對策以防止化學物質排放至廠外;使用雨水或反覆運用純水以減少用水量等。

2005年10月,EPSON推出首批採用其第六代液晶面板的投影機,以頂級的旗艦機種EMP-TW600打前鋒,可外接HDMI並以 16:9的寬螢幕比例播放,在台灣與全球投影市場都掀起一股新旋風。從鐘錶達人成為今日的影像達人,變的只是EPSON產品領域與技術,但該公司對「精巧」的注重以及對「卓越」的追求,可是始終如一的。

EPSON小檔案
創辦年份:1942年
董事長:草間三郎
總裁:花岡清二
總部所在地:日本長野縣諏訪市
2004年度各事業部占營收比例:資訊相關產品(63.7%)、電子零組件(30.7%)、精密機器(5.2%)、其他(0.4%)
員工人數:98,480人(2005年9月底時)
2004年度營收:1兆4797億日圓
2004年度獲利:557億日圓

【《AV Choice視聽玩家》4月號】

Epson Water



Epson water, Video at You Tube